茅侃侃依旧走在创业的路上。只是,经过10多年的折腾,他几度变换身份,还是发现时代***的行业对他*有挑战。于是,他一猛子跳入到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出生于1983年的他,作为当年“80后”创业者符号式人物,即将而立。
留长发、信命理、痴迷刺青,虽然十几年来经历了各种职场身份:红旗中文2000、市科委、联众游戏、时代美兆以及现在的中澳凯尔健康合伙人和纵横经纬信息技术公司创始合伙人,但性格却一点没变。他形容自己“成熟度特别低”,不过正是敢于面对这一点,他开始放下一些东西。“专心做个大产品经理也不错,你会精力集中。做自己擅长的事比较好。”
10月底的**,茅侃侃在北京北四环的一家咖啡厅里*次向《环球企业家》记者讲起他正在做的App“哪儿堵”。他一边让身边的设计师做着修改,一边感慨今年种种不顺:在苹果商店折腾了四次才上线、各种bug不断。“今年所有的开发运营都打乱了。”他一脸困惑,说自己倒霉到去厕所也会把手机掉进去。
截稿前,当我问起他*新进展,他还主动邀请我去办公室再聊聊。并约上了两个汽车之家的朋友探讨商业模式。“提前聊聊,也好看看怎么和老李(李想)合作。”他口中的老李,正是当年与他一起被奉为创业榜样的另一个80后。
“我是个文艺青年,只有文艺青年才是个好的产品经理。”茅侃侃总结了自己的职业经历,不谦虚地说。但他也说10多年来自己对商业的理解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在**和梦想面前,我会选择**。”他说,以前总觉得梦想更重要,但结果是到后来发现*没*到,梦想也无从谈起。头几年,他通过写书*了一笔“够喝酒的*”,他挺高兴,“对我来说商业就是你*后总得选择一个方式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