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志浩在北京生活了快20年了,他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但现在却说着一口很溜的“京片子”。记者初次见到他的时候,一度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来自香港。目前奚志浩在北京工体圈里一家拥有20多家门店的全国连锁酒吧俱乐部工作,他主要负责**知名**艺人来华演出,也曾策划举办**百大DJ大型派对活动,他担任总导演。
奚志浩告诉记者,当初从香港来内地工作,是从广播电台开始的。他曾在上海、北京、山东等很多地方做过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及节目总监,也曾在北京的唱片公司里供职过高管,后来他又跟朋友做酒吧,总之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个喜欢玩的人,离不开热爱的娱乐事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的经济发展刚刚开始有所表现,内地的老百姓对于流行文化的追求也开始步入“偶像模式”。不过,毕竟跟香港比起来,内地的流行元素非常缺乏,所以很多家广播电台在这个时候注意到,如果能在**时间把香港*新的流行音乐介绍过来,一定很有市场。
于是,奚志浩就成了它们的**人选。他说:“因为当时没有互联网,资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在香港跟娱乐界走得很近,甚至对‘八卦’什么的也都比较了解。另外,当时*新的打榜碟我都可以**时间拿到,所以刚从香港新鲜出炉的CD唱片,我在内地就可以**时间介绍过来。”
就这样,奚志浩在1992年10月28日,即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成立的日子,在上海开始主持一档名为《香港风景线》的节目。
直到1997年夏天,香港回归以后,奚志浩的电台工作开始减少,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回归后,关于香港的节目量缩减了;另一个原因是,当时他在北京的一家叫“星工场”的唱片公司工作,京港两地要飞来飞去,所以在广播电台做节目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再有一个原因,是他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些新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