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进工厂,刘宇凌像大家一样拜师学艺,干的是钣金工,3年学徒,3年出师。从工厂里那些钳工、车工师傅们身上,他学到了实际生产的本领。然后慢慢成为一名总工程师,这其中他付出了什么呢?
日前,因为在北京**机床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台标志性产品——重型桥式龙门五轴车铣复合机床研发过程中的****,该厂总工程师刘宇凌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奖。
记者近期有幸获得了采访刘宇凌的机会。高度超过3层楼,占地面积堪比篮球场,站在北京**机床厂(以下简称北一)的车间内,记者感受到“高大”与“精细”在超重型机床上双剑合璧带来的震撼。
穿过重型机床组装车间,不远处就是北一的主办公楼了,奇特的是,虽然身处工厂,但整个厂区内静悄悄的,总工程师刘宇凌的办公室就坐落在这一片静谧中,清晨7点半,他已经投入工作了。
进入刘宇凌的办公室,工作文件和装备制造业相关的杂志报纸占据了他办公室的各个角落,没挂奖状、没放照片。
简洁的工装,黑色的休闲裤,利落的短发,说起话来像竹筒倒豆子,毫不拖泥带水,“其实我没什么可写的,说说北一倒是可以,不过时间有限,要抓紧。”这位爱笑、爱说、爱学习,讲究一切拿事实说话的总工程师,也的确是一个这样真性情的人。
18岁进工厂,刘宇凌像大家一样拜师学艺,干的是钣金工,3年学徒,3年出师。从工厂里那些钳工、车工师傅们身上,他学到了实际生产的本领。
日本归来,刘宇凌有了奋斗的目标,他总是拿着日方提供的图纸不断琢磨。但后来日方又停止了该自动化项目的一切技术往来,北一只能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研发。刘宇凌与同事们不断摸索,不仅获得成功,*终还凭借这个项目拿到了当时机械部“七·五”攻关先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