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手空空到资产亿万,霍英东的*到眼光和经营艺术,在香港**中,除与李嘉诚比肩而立,再无出其右者。作为一名创业**,他的**发家史,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更**启迪意义;而在一名企业家成功之后,以品德和情怀回馈社会方面,他也是令人敬仰的长者和大家。
没有人生来就是企业家。霍英东曾经说:“在香港这些**里,我的出身是*苦的。”别的不说,仅凭他小时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上就可见一斑。从事船运接驳生意的父亲在他7岁时去世,全靠母亲做工养家。为了省一点*,霍英东每天花半个钟头急步上学。在学校里他*喜欢的课外活动是踢球,但又不敢踢得太久,因为要回去帮助母亲记账和送发票。霍英东回忆说:“这种紧张生活,经常弄得我筋疲力尽,头昏眼花,甚至神经衰弱。不过,这对于我又是一个极好的锻炼,使我后来走入社会以后,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繁忙,自己也不怎样畏惧,倒是能够从容对付。”
20世纪40年代,日本军队侵占香港。霍英东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份工是在轮船上做铲煤工,那时他才18岁。但因为体格太弱,这份工没有做多久。其后在太古船坞抡大锤打铁,也是同样命运。当时香港修建启德机场,征集大量劳工,霍英东经过在机场里做事的朋友介绍,进了机场当苦力。工*是每天七毫半。他不愿只卖力气,便认了师傅想学开汽车。一天洗车时,看见有辆车的车钥匙仍留在那里,他便爬上去试开。但刚巧停车时车轮歪斜着,汽车溜走撞到另一部车上。
日本人把他毒打一顿,随即这份工也丢了。在太古糖厂的经历也好不到哪里去,霍英东在化验室工作,用硫酸学制氢气时发生了小型爆炸,结果又被厂方辞退。他的*后一份工是在仓库磅米,这种需要力气和技巧的工作也不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