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小黄车21日宣布,日订单已于近期突破1000万,成为继淘宝、滴滴、美团之后,中国第四家日订单过千万的互联网平台。5位90后创始人没有想到,实现这一梦想仅仅用了不到2年时间。
共享单车究竟是一时的“疯狂”,还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式创新业态,应该用不了两年,就会水落石出。而当下的互联网创业是否演变为资本快速制造寡头的游戏,或许才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共享单车之所以炙手可热,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个租车的APP,在它身上,折射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模式。
单车生产和投放的狂潮正在涌来,仅摩拜单车、ofo两家*头在2017年的投放量就接近2000万辆,产能预计达到3000万辆。但这依然不能阻挡其他共享单车品牌杀向这片海洋。根据公开报道,如今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品牌约有15家至20家,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放,投放数量过**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公司负责人说:“太*了,半个投资圈被共享单车‘拖下水’。有的VC也没看清楚,但不投又怕错过。”洪波表示,今天的创业公司**额动辄亿美元,但****代互联网公司中的佼佼者腾讯在创业之初,却从来都不是靠资本胜出的。到2004年IPO为止,整个创业过程只拿到过620万美元的外部资金。
**互联网观察家王冠雄认为,中国互联网创业应重启技术理想主义。信仰“技术必将改变世界”并大胆付诸行动,是硅谷一项可贵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