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都很喜欢吃面线糊,面线糊作为早餐或者正餐来说,都是很不错的。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风味。在面线糊里面加一些自己喜欢的配料,更有一番风味。面线糊有很好的营养价值。那么中国饮食文化中,这个闽南传统名点是怎么来的呢?
面线糊是福建闽南的汉族传统名点,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一般可加入多种配料如大肠头、猪肠、猪肝、肉筋、瘦肉、海鱼、海蛎、卤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后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肠、猪血等等。
传说,面线糊的产生也跟艰苦的生活有关。乾隆下江南时,来到了一个叫做罗甲村的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短缺的时候,村民全都穷得揭不开锅。为此村民急得是团团转,实在想不出要弄什么吃的来招待皇帝。乾隆在一秀才家门口下了轿,村里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
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剌,洗干净后下锅熬出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和着就做出了一碗面线糊。
乾隆吃后,感觉味道非常鲜美,马上问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这秀才妻子真是巧,立即大胆回答,这是****,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皇上大大赏赐了这个巧媳妇,这面线糊也就这样传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