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口中的坏榜样:红顶商人胡雪岩,没有胡雪岩的徽商创业故事,多少会显得缺少亮色。白手起家,他是勤奋不息磨练成才的商业奇才;辅助清廷收复边疆,他是受人仰视的“红顶商人”;为富好仁,他是一手创办胡庆余堂的忠厚仁者……
飞升江南“**财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流传在徽州地区家喻户晓的民谚,它生动概括了徽州人背井离乡、寻求生存的坎坷命运。在12岁那一年,胡雪岩开始了别样的人生。早年丧父让他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胡雪岩经亲戚**,前往杭州于姓的“信和*庄”当学徒。
从扫地、倒夜壶等杂役做起,三年后因为勤劳、脚踏实地博得庄主的赏识,成为正式的伙计,16岁时升为跑街。胡雪岩本想沿着传统从商之路一步步发展成为商界名流,未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命里的**位贵人——王有龄。
王有龄,字英九,号雪轩,福建侯官人,官至浙江巡抚。据说有**,王有龄因无*进京,只得在杭州一家茶楼叹息。作为近代**代表性的一位商人,胡雪岩长袖善舞,牟取**,但也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事业、扞卫新疆**,并以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
他既扮演着买办角色,又是一位散发民族之光的悲剧**,而其骤盛倏衰的**命运无不折射出晚清官商合流的现象和在****、封建主义夹缝中挣扎求生的近代华商的两难境地,揭示了“商人荣枯,系于国运”的道理。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尘封已久的胡雪岩成为热门话题。他提供给人们的不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更是一种实用的谋略和工具,而他以仁、义经商的理念,对于当今的商人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