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什么一直没有评我当年度青年**,我已经做得过分**了?”采访快要结束时,他调侃记者。“明年一定争取。”罗永浩哈哈一笑,终于露出传说中的幽默与狡猾:“没关系,我不着急,再过几年还可以是中年**。”
如果没有*特经历和理想主义标签,这段本该淹没在商海里的创业故事,恐怕不会如此受到关注。他曾被认为是游手好闲的待业青年,被当作新东方*牛×和*傻×的另类教师,还曾被认为创办了一家热衷参与公共事件的**性网站。
逐渐地,他变成理想主义的代名词,许多大学生在他身上寻找精神慰藉和思想启蒙,无论是演艺界还是文化圈的社会名人都对他不吝褒奖。
去年,罗永浩在海淀剧院举行的演讲会上,说了一个关于约翰•列侬被粉丝刺杀的段子——粉丝朝列侬开了6枪,平静等待警察将自己带走,临走时,指着列侬的尸体说了3个字:你变了。在段子*后,罗永浩特意强调,列侬被刺时正好40岁,其实他是想说,自己没有变。
这是罗永浩*大的困惑——他既要摸索着运作好一家企业,同时,又要与过往理想主义的形象相匹配。当有人不断说“你不行”的时候,再强大的心脏也会产生疲劳感。他说,对于“不耍流氓能否*到*”的问题,自己起初并没有把握,只是单纯地相信可以。“既然我瞧不起的人都能*到*,为什么我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