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俞渝回国与李国庆一起打理他的图书出版公司。经过三年的准备,两人决定成立网上书城。俞渝知道要想获得海外风投,至少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商业模式,而*好的方式莫过于直接拷贝已经在华尔街得到资本市场承认的模式。那就是“亚马逊”。
俞渝找到了****的大投资商IDG、卢森堡剑桥、软银等公司,给他们讲当当网的发展模式和未来前景。俞渝勾画出的***大中文网上图书音像书店的蓝图十分有吸引力,她在美国培养的专业谈判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1999年11月,得到IDG、卢森堡剑桥、软银等公司1000多万美元投资的当当网正式投入运营。这些投资共换取当当网59%股份,俞渝、李国庆夫妇及其创业团队持有剩余的41%股份。
此后,当当网超越了预期目标,2003年,销售规模一举突破8000万元,这时,李国庆提出将增值的股份分一半给管理团队作为奖励,要求遭到了股东的集体反对,李国庆也不肯妥协,双方就此陷入僵局。机敏睿智的俞渝并没有着急解决这个矛盾,而是凭着多年在华尔街练就的谈判技巧,与正在找投资对象老虎基金达成了投资意向。此次,老股东获得部分变现,IDG套现350万美元,获利3倍以上,当当则被估值7000万美元,老虎科技基金投资1100万美元,获得17.5%的股份,IDG、卢森堡剑桥、软银等几家则减持为23%,当当网管理层的股份变为59.5%,俞渝和李国庆获得了**控股权。2006年6月,为提高公司抗风险的能力,当当网第三轮**,从DCM、华登**和AltoGlobal三家基金引入2700万美元资金,出让12%股份。
当当网耗时9年建立了庞大的物流体系,在全国360个城市里,大量本地快递公司为当当网的顾客提供“送货上门,当面收款”的服务。为**消费者能及时收到商品,当当网在广州、上海、北京分布了仓库中心。此外,当当网还自行开发了基于网络架构和无线技术的物流、客户管理、财务等各种软件支持,每天把大量货物通过空运、铁路、公路等不同运输手段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俞渝发现,对于采用电子商务的零售公司来说,送货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她说:“网络精细化服务将是未来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