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中文媒体报道,一群中国“80后”竟然以当农民的方式在俄出名。他们的名片上印着“董事长”、“总经理”的头衔,他们种菜卖菜,竟也闯出了一片天地。“我们的平菇已经占了圣彼得堡超过90%的市场份额,这里大小超市里都有我们的产品。”
只有25岁的留学生陈超和李浩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农场里光平菇一项每月的销售额就有60万元人民币。陈超对此的说法更加生活化。他告诉记者,大学时花家里的*,总愿意省着花,不舍得花*买菜吃。所以,大家总习惯拿俄罗斯的蔬菜价格跟国内的对比,一来二去发现自种蔬菜有市场,而平菇的市场则更加稳定。
于是,几个年轻人在俄罗斯找了一家公司,“借壳”租下一块25公顷的土地,开始了种地卖菜的生活。陈超说,那时候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摸索着来。找不到市场,蘑菇没有销路,一车一车地拉出去倒掉,心都跟着被倒掉了。“如果**能产500公斤,那么400公斤得倒掉。”陈超说,*难的时候,几个人兜里的*加起来就只有6个卢布的钢镚儿(约合1.3元人民币),连一个面包都买不到。
2008年的冬天,眼看就要到年关了。“我们对当地的气候不是太了解,种出来的平菇全死了。”陈超说,原本以为可以趁过年蔬菜价高的时候打个翻身仗,谁承想,又被泼了冷水。
“俄罗斯历来是一个采蜜、种菇的国家,当地人对菌类还是挺喜欢的。”陈超说,为了推销平菇,他们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让俄罗斯人明白平菇是什么,有什么益处。“我们印了传单去市场上发,拉着俄罗斯老大妈跟人家讲平菇是什么,怎么吃,吃了有什么好处。”陈超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