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夏天,小宋和小张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毕业。三亚大学给予小宋百平米住房、月薪3000多元、上一天休三天的优厚待遇。家乡是石家庄的小张也在北京找到了工作。但一个月后,二人先后辞创业,种植芽菜。芽菜技术是农科院2005年的研究成果,包括香椿苗、萝卜芽、松柳芽、豌豆芽、荞麦苗等。芽类营养价值高,采用无土立体种植。目前,哈市芽菜种植处于起步阶段。启动资金是二人多年攒下的奖学金以及父母的支持,他们注册了“哈尔滨农垦香坊中农尚品蔬菜种植园”,成了个体工商户。
10月末,在位于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神农庄园25号的300平方米大棚内,首批“中农尚品”芽菜冒出绿芽,小张在农业园附近租了一间15平方米的小房,天天伺候小苗。俩研究生一早卖出19盒“芽菜”,利润30多元早市上,市民对贴着“有机香椿苗”、“有机荞麦苗”字样的保温箱很好奇,打听的多,购买者少。家住亚麻小区的林女士问怎么吃,小张揪出几棵小苗放到自己嘴里:“拌着吃、炒鸡蛋、做汤都行!”他这是用行动告诉大家,自己种的菜无土栽培,只浇水,纯绿色。时不时,小宋将芽菜分给大家品尝,发放宣传单。
“稍有点辣味……”一位大爷说,旁边的人则称:“那是萝卜芽,辣就对了。尝尝这个葵花芽,还真有瓜子味……”家住民生路的李阿姨说:“这东西,卷饼也能行。”记者问阿姨以前是否吃过,阿姨摇头。看她有些犹豫,小宋拿出一盒芽菜塞到李阿姨的菜兜里,“送你一盒尝尝,要是好吃,回头再来!”收市了,两人连送带卖19盒,销售额84元,除去成本,利润30多元。小宋说,出了半个多月早市,一开始天暖和还好些,现在天太冷了,每天只能卖出十几盒。种植、销售、推介产品全靠自己,“创业挺难”记者提出开车拉着他们回农业园看看,两个小伙子直喊“今天幸福了!”原来,平时二人都是抱着大保温箱,坐40分钟的69路公交车,才能回到大棚。在车上,暖和过来后,年轻人话也多了。
“芽菜营养丰富,是标准的健康食品,我们同学在南方卖的可火了,咋在哈尔滨就不被待见呢?”小张不解。“还是饮食习惯问题,咱现在需要让大家先了解芽菜……”小宋解释。一个月来,为给芽菜寻找销路,二人去过超市、市场、酒店推销,但无数次遇冷。有的超市称统一采购,让他们去沈阳总部谈;有的则要交不菲的进店费、摊位费;态度最好的一家,规定每天最低销售额,超市扣15%的销售额。道里菜市场、横道市场等农贸市场,基本一周能卖几十盒。饭店对芽菜格外喜欢,唐都生态园的大厨表示,在哈市就没见过这么好的芽菜。但由于不做主菜,用货量没准儿。
忙活了两个多月,二人一算账,才卖出几百盒,连大棚的租金都不够。“自己创业,有什么感受?”听到记者询问,二人沉默了,小宋脸色有些凝重。小张说:“芽菜因品种不同,生长期在8天至20天之间,只能先种后销,但销路一直没谱。前几天,几十斤芽菜烂了,心痛啊,更担心前途未卜。”小宋说:“种子是从北京学校发过来的,种植技术也是自己的强项,但怎么能让市民了解?怎么能够打开市场?我们真的没有头绪。”“辞职创业时,有过吃苦的心理准备,但没想过这样难。但不管怎样,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小张说得很坚决。记者离开大棚时,小宋和小张已爬上大棚去清雪,给棚里的芽菜照射阳光。看着二人努力地一锹一铲地清雪,记者真心希望,会有爱心商超、食堂、饭店和团购的亲们,为他们创业照亮一米阳光。“大妈,你尝尝这个苗啥味……”说着,宋志刚冻得通红的手从保鲜盒里揪出几根青苗放到嘴里嚼起来。看到大妈还犹豫,小宋拿出一盒有机香椿苗说:“大妈,送你一盒,吃好了再来……”昨天一大早,-20℃左右的酷寒中,亚麻四道街早市上,小宋和同学张坤不停地吆喝,推销自己多年所学的“果实”。创业很难,但毕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