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并非无法实现。在开始改变一种习惯之前,你需要经历“懵懂期”、“沉思期”和“准备期”这三个阶段。
夏天来了。到目前为止,你可能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新年计划,或者是成功地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
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就非常幸运。现在正是培养新习惯,改掉旧习惯的**时机。原因在于,改变习惯的重要因素与季节无关。此外,未能成功改变习惯的过往经历,也可以让你获得关键信息,**下一次尝试取得成功。
开始改变之前,*先要经历社会科学家们所称的“懵懂期”,即认真思考当前状况的利弊,你为什么坚持当前的坏习惯,改变能够带来哪些好处。这种思考可以帮助你发现可能阻碍你改变的因素。
著有《心灵健身房:求异思维为你带来更多》(Mind-Gym:AchieveMorebyThinkingDifferently)一书的纽约作家塞巴斯蒂安?贝利表示:“人们之所以失败,往往是由于他们直接进入‘深思阶段’——反思自己的个人信念和能力,开始想:‘我可以做这个,我可以换工作,我可以更新简历。’但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现状,以及继续当前行为的后果。”
如果你在下定决心做出改变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规划,而不是在每年一月一日这个*终期限的驱使下,冲动地做出决定,你便可以为将来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出更充分的准备。假如你决定在工作时远离Facebook,只要你知道有哪些问题会妨碍你实现这个目标,你就可以精心制定一个计划,在未来避开这些问题。这便是改变习惯的第三个阶段,即贝利所说的“准备阶段”。
在《习惯的力量》(ThePowerofHabit)一书中,记者查尔斯?杜希格将习惯解释为一组提示我们按某种方式行事的触发点或信号,以及一种让我们通过坚持这种习惯*终获得回报的惯例。如果我们有吃下午点心的习惯,信号可能是看到同事去自助餐厅,随后便形成了与他一起吃意式脆饼和咖啡的惯例,我们得到的回报是***和甜味刺激。
一旦形成了某种习惯,我们便无法清除与这种习惯相关的大脑神经通路;我们只能通过培养新的习惯取而代之。重要的是仔细审查你的习惯,了解这种习惯背后的动机;例如,你真的喜欢糖果和***带来的刺激吗?或者,你只是希望在下午短暂的休息时间拓展人脉?这种思考可以为你的改变提供有力的工具。
如果你在上班无聊的时候习惯查看微博,可以尝试做几个俯卧撑、散步、与同事聊天、阅读一些期刊文章,或玩填字游戏,来代替这种习惯。只要这种活动能够分散你对微博的注意力,它便可以*有效的解决对社交媒体上瘾的问题。杜希格表示,有效的活动是可以夹在信号与回报之间的*佳新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