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今年7月入住的两层小楼前,村民何先荣家的院子就是一个“观景台”:远眺青山,天蓝水清,风云自在。何先荣*自豪的还是新房子:打小从住窝棚式的“杈杈房”,到上一代的“砖木房”,再到如今钢筋水泥的“小洋楼”,他*看重的是:“这房子能抗八级地震!”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南美拉祜族乡,4600多口人,拉祜族群众占七成多。两年前,这里**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当地扶贫的“上甘岭”。如今,这里正渐渐变成祖国西南边疆的一颗美丽珍珠。从“难美”到“南美”,变化何以发生?
“南美”为何难美?
美丽山水的背后,是**的贫穷
去南美乡以前,记者心里打鼓:一个4000多人的乡镇,想搞个扶贫的“盆景”并不难。等到了才觉得:如此“盆景”,多**善!
“美丽山水的背后,是**的贫穷”,这句话用在南美乡身上并不过分。虽然离市**驻地只有40多公里,但山路阻隔、居住分散、思路受限,这里一直是扶贫的“硬骨头”。拉祜族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直接跨入****的“直过民族”之一,南美乡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一亩水田。即使是到了2012年,这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2300元。
临沧市委书记李小平告诉记者:“拉祜族是在云南总计不到10万人的‘人口较少民族’,不能坐视拉祜族群众一直穷下去。”他主动把南美乡作为自己的“挂钩联系点”。
其实,对南美乡的扶贫一直在做,但一是这里农民家底子太薄,二是“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年复一年“听不见响”。临翔区住建局的李明军介绍:“村民靠自己住上‘抗震民居房’,再过十年也达不到现在的水平。”成“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举”,临沧市把南美乡列为“整乡推进”扶贫开发乡,整合资金项目**推进。
与一般的“整乡推进”扶贫开发不同,南美乡把“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和“旅游小镇”建设结合起来,“三合一”地摘穷帽。南美乡党委书记梅建军介绍,这条思路基于乡里的三个优势:一是生态优势,森林覆盖率达78%,有原始森林和古茶园;二是区位优势,离主城区不太远,去大名鼎鼎的双江“冰岛古茶园”只有20多公里;三是民族文化的优势,原汁原味的拉祜族文化相对集中。
从去年11月截至目前,1000多万元的国家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了南美乡,已整合、带动部门和社会资金投入3亿多元。一个生机勃勃的拉祜族乡正在呈现,南美从此**“难美”。坡脚村党总支书记刘开明形容:“现在和过去比,是别墅和窝棚的区别!”